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

互依上癮症的模式

互依上癮症來自內在有個受傷的小孩,不知道如何愛自己,於是藉由強迫性的照顧另一個人,給對方愛,進而從對方身上獲得愛,來填補內心深處的空虛。而互依關係的形成,來自兩人內在都有個不願長大,對自己完全負責任的小孩,於是藉由照顧另外一個人,來依賴對方,來彌補自己不足或不願長大、承擔責任的地方;藉由給對方愛,希望從對方身上獲得愛,而形成了互依的關係。


互依上癮症可說是人類的通病,也就是每個人內在所謂的我執、小我或內心受傷的小孩;而互依關係的癮症也是所有其他上癮症的根源,例如煙癮、酒癮、藥癮、暴食或厭食、賭癮、工作癮、欠債癮、花錢癮、愛情癮、性癮等。


以下是互依無名會所列出來的互依模式,如想了解自己是否有互依上癮症,可檢測自己是否符合以下模式。


一.  否認模式
1. 我在辨識感覺上有困難。
2. 我低估、轉換或否認自己的真實感覺。
3. 我的自我認知是,完全無私的為他人的福祉而奉獻。

當我將注意力全放在別人身上時,我的眼睛裡只有別人,沒有自己。我覺得自己必須對別人的感覺負責,我以對方的感覺為自己的感覺,因此我常常搞不清楚現在的我,到底是生氣、難過,還是快樂。而且,我也要別人對我的感覺負責,我今天之所以會難過,都是因為對方說了某句話或做了某件事,所以我才無法對自己的感覺和生命負責。


我現在的情緒,真的是因為你嗎?還是跟我自己過去的歷史有關?對方只是激發出我內在深藏的秘密傷痛。但我不願面對過去的傷痛,所以我就投射在外,要對方負責。整個社會的人心浮躁,就是因為人無法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。


我將注意力完全放在他人的身上。我完全為他人犧牲奉獻而忘了自己。所有給出去的愛,事實上是要給自己的。但因為全部都給出去了,自己覺得越來越空虛、迷失。我以忙著照顧他人為藉口,而沒有時間來照顧自己。同時,當我無法認同並給予自己關懷,且對自己很嚴苛,沒有信心時,就必須依賴外面的力量給自己支持。可是這些外界的力量永遠不夠,內心的黑洞也就越補越大洞,這就是所有上癮症的根源。




二.  低自尊模式
1. 我很難做決定。
2. 我用「不夠好」嚴苛的批判自己思考、說或做的每一件事。
3. 我接受賞識、讚美或禮物時,總會感到尷尬。
4. 我不會要求別人符合我的需求或欲求。
5. 我重視別人贊同我的思考、感覺和行為,超過自己。
6. 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可愛或有價值的人。


當內在隱藏著過多的罪惡感時,我對自己是非常嚴厲的,因為我永遠不夠好,所以當有人對我讚美或賞識時,我是聽不進去的。同時,我又非常渴望別人的肯定與贊同,但是又搞不清楚,也不重視自己的想法與感覺。事實上,當我這麼重視別人對我的想法,就等於是在告訴我自己,我必須重視自己對自己的想法、認知與感覺。我常常對自己說,現在的我就很好了,我必須先接納現在的我,知道自己已經盡力了,也許以後會變得不一樣。但在每個當下,我都會為自己打氣,肯定自己現在的情況,告訴自己是一個值得愛及有價值的人。而且,我要有勇氣開口對他人說出我的需求或欲求,同時尊重他人有拒絕我的要求的權利。




三.  順從模式
1. 為了避免別人的拒絕或生氣,我屈就自己的價值和尊嚴。
2. 我對別人的感覺既敏感又有同感。
3. 我忠心耿耿的留在一個有害的情境中太久。
4. 我重視別人的意見和感覺超過自己,也害怕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和感覺。
5. 為了做別人想要做的事,我會不顧自己的利益和喜好。
6. 我想要愛的時候卻接受性。


當我開始重視自己的感覺與想法時,我會有勇氣且很平靜、誠實地說出自己心裡想說的話,或想做的事。我不再屈就自己的價值與尊嚴,誠實的面對自己。當我可以誠實的面對自己,就等於是在誠實的面對身旁的人;當我對自己不誠實時,我對身旁的人也就不誠實;一個不能對自己誠實的人,是無法建立與自己及任何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。


我可以無條件的原諒、接納自己、讚美、肯定、照顧及愛自己。在愛我的鄰居之前,我必須先愛自己;當我可以愛自己時,就不會在一個對我有害的情境中待太久,因為我會知道如何照顧、保護自己。我會尊重旁人的選擇與感覺,同時尊重自己的選擇與感覺。我知道,與自己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,以及相信我內在的神,並與祂建立親密關係,是我生命中第一件事,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。唯有我學會愛自己,我才能把真正的愛,給身旁的人。我會尊重及珍惜自己的身體,我不將性與愛混淆;當我覺得真正要性時,我同意他人及自己,一起享受兩人之間的真正親密關係。




四. 控制模式
1.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。
2. 我試圖說服別人「應該」如何思考,以及如何「真實的」感覺。
3. 別人拒絕幫助我的時候,我會生氣。
4. 我會在別人沒有提出要求時,隨意提供建議和指導。
5. 我會毫無節制的送禮和施惠給自己關心的人。
6. 我會用性來贏取別人的贊同和接納。
7. 我必須被別人「需要」才能保有一份關係。


所有對別人批評或判斷的習慣,有時是以愛為名來彰顯的。當我想教導或告訴別人該如何過日子、該如何思考時,我就已經認定自己懂得很多,也判定對方不如自己了。我們對人的一分判斷,其實是對自己的十分判斷。對自己更嚴厲的無情,長期下來,心越來越冷硬,也就越來越難給出愛,或是只能給出扭曲的愛。甚至常常與人在相處時,不知不覺地傷人傷己。因為我愛你,我才說你,才給你建議;雖然你並沒有問我的意見,但是你一定要聽我的話;我這麼用心的對你,你怎麼可以不聽話。這些都是由我認定旁人沒有能力來照顧自己,所以讓我來照顧你,你對我的依賴及需要,事實上是我的安全感及價值感的來源。而當我不斷地付出,以愛為名,來實現控制之實,我尊重到旁人的成長過程嗎?為什麼只有我想的、我認為的是對的?而這些忠告與關懷,實際上其實是要給自己的。


生命中只有兩件事,一個是愛,一個是求愛。當我們對人有慈悲心、有愛與同情心時,是愛;而當我們對人生氣、忌妒、控制、操縱、傷害時,其實是內在受傷的小孩在苦苦要求愛。當一個人在要求愛時,所回覆的是以牙還牙,回給對方生氣、忌妒、控制、操縱、傷害,還是看到對方的內在受傷的小孩而給予愛呢?下次,當我又認為自己犯了不可饒恕之罪時,我是不是只是在要求愛?我是嚴厲的處罰自己,還是給自己無條件的原諒與愛呢?「愛自己是不管在任何情況,我不批評與判斷自己與他人。」所有的原諒,事實上都是給自己的,然後真心地看到,這所有的一切,皆是小我的幻化,都不是真的。



一個有上癮症的人在還沒有跌到谷底之前,以為自己還有辦法,也還可以繼續同樣的自我傷害行為,雖然旁人看得出來,但自己是不可能看到、承認與面對自己的上癮症。


轉載於李宜靜《愛與性的奇蹟課程》一書

想更深入了解互依上癮症的人可參考以下書籍:
派雅‧梅樂蒂(Pia Mellody)《走出病態互依的關係》
美樂迪‧貝蒂(Melody Beattie)《走出共同依存的迷思》與《1/2變成1:原來你不是我的依靠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